今日(10月16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发布了任内的第三份《施政报告》。
第三份《施政报告》与前两年一致,依旧以绿色为主色调,主题同样是12个字。
2022年是“为市民谋幸福,为香港谋发展”,2023年是“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添幸福”,2024年则是“齐改革同发展,惠民生建未来”。
来源:香港商报
对此,李家超表示:这代表政府政策的延续性和关联性,绿色也象征和谐、活力和繁荣,突显香港目前正处于迈向由治及兴、千帆并举、迸发实力的时刻。
《2024年施政报告》
“抢人才、留人才”重点资讯
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人才清单」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更新,会加入推动八大中心的所需人才。
八大中心分别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以及区域知识财产权贸易中心。
计划下的「综合计分制」准证及安排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或之前进行优化,并新增机制主动邀请顶尖及领军人才来港发展。
输入内地人才计划
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一定数量年轻且具备相关专业技术资格及经验的非学位专才通过专才计划或一般就业政策申请来港。
此安排适合人力极短缺的技术工种,同时将会设定配额。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2024年11月起,A类高收入人才申请的首次获批签证有效期从2年延长至3年。
而B、C类符合资格申请的院校增加了13所海内外顶尖大学,院校增加后,所有符合资格申请院校由184所涨至198所。
根据香港立法会议员透露,新增的13所海内外顶尖大学包括9所内地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以及四川大学(实际名单将在2024年11月公示)。
来源:点新闻
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
香港本地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纳入就业安排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年底。
在2024/25学年及2025/26学年入读职业训练局的5个技术行业指定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的非本地学生,可在毕业后留港一年寻找相关工作。
同时,2025/26学年将会新增指定课程。
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
即日起,容许投资住宅物业,该物业成交价为5,000万或以上,投资于房地产获计算人投资总额上限为1,000万。
明年3月1日起,申请人士全资拥有的合资格私人公司的投资可计入合资格投资金额内。
来源:点新闻
其他
01
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
由政务司司长任主席,成员包括教育局局长、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等,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扩大衔接连贯,推动育才、汇才、科技协同发展,推动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香港。
02
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
2025~2026年,人才服务办公室将会继续举办国际人才论坛,加强推广线上平台,持续为全球人才提供薪酬、税务、教育及签证等全方位资讯,协助新来港人士更好融入社会。
03
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推动香港专上院校,提升与各地院校的合作交流,在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通过奖学金等吸引更多境外,尤其是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赴港升学。
04
暂免非本地本科生限制
2024年11月起,暂免在香港就读的全日制非本地本科生参与兼职工作的限制。
05
设立「香港未来人才深造奖学金计划」
2025/26学年起,每年为最多1,200名修读指定研究院修课课程的本地学生提供奖学金。
06
成立应用科学大学联盟
将在2024年年底成立应用科学大学联盟,并进行联动推广,包括筹办国际会议、加强与各地应用科学院校交流合作,及就专上程度的应用教育展开合作及研究。
香港都会大学已获接纳成为首间应用科学大学。
07
扩大职业人才库
继续支持职业专才教育的发展,包括为职业训练局新成立的香港资讯科技学院兴建校舍,以及发展升降机及自动梯技术中心。
2024/25学年起,职业训练局将为注册学徒提供培训津贴,以及资助毕业学徒参与相关行业的技能提升课程,为期3年。
2025/26学年起,职业训练局将为通过「一试多证」考试的香港居民提供考试费用资助。
08
长者支援
2025年将推出为期3年的试验计划,资助选择赴粤养老的综援受助长者入住指定在粤院舍,每位合资格长者可获5,000元/月资助,名额共1000个。
同时,香港政府将会优化「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为入住广东省安老院的长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支援,包括增加安老院、分担参加计划长者在当地的部分医疗费用,以及委托机构为参加计划长者提供关爱服务,协助他们适应在粤生活。
此外,「长者院舍照顾服务券计划」服务券总数将会增加至6000张,让更多有需要的长者入住自选安老院,接受政府资助的护理服务。
09
恢复深圳「一签多行」个人游
香港政府已向中央提出进一步优化内地居民来港旅游签注的请求。
其中包括恢复深圳「一签多行」个人游签注及扩大「一周一行」个人游签注政策试点城市范围。
对此,相关政府部门表示将会积极研究加速推进。
自2022年年底推出新的输入人才机制后,香港至今收到超过38万宗申请,约16万人才携同家人抵港。
未来5年,各行业人力短缺估算约18万人,而新一份《施政报告》的发布,相信香港身份会再次迎来一波申请高峰期。
所以建议还在考虑是否申请的人士尽快提上日程,因为政策永远在变,把握时机才是最为重要的。
目前,申请香港身份的主流方式有优才计划、专才计划、高才计划,以及留学进修和新投资移民。
如果不知道自己适合通过哪种方式申请,欢迎咨询我司专业顾问。
普晖国际,在中港两地均配备专家级团队,公司多年来处理过大量疑难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拥有庞大的成功案例库,能够凭借行业领先实力,根据申请人士的自身条件与诉求规划最佳申请方案,一步到位助力申请,为申请人士提供专属的一站式全方位优质服务。
*文中相关资讯收集于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香港商报、香港01新闻、点新闻,如有变动,以官方公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