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本地生的定义再度成为热议焦点。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局局长明确表示:港府目前尚未有定案,正在参考其他国家地区经验。
来源:香港01
此次回应透露了3点关键内容:
01
仍然承认人才计划赴港子女为本地生
被问及修改本地生定义可能与基本法产生冲突时,教育局局长表示:只要人才子女持有香港身份证,其就学权利理应得到保障。
简单来说,内地家长通过优才/专才/高才等人才计划获取香港身份,只要子女在18岁前拿到受养人签证,子女就属于本地生。
02
调整人才计划赴港子女学费
港府正在参考不同国家地区的做法,考虑对学费进行分层收取,不再简单按照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划分,本地生也可能存在不同学费层次。
虽然之前已经强调受养人属于本地生,不会被划分出去,但学费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在本地生范围内调整。
03
在港居住年限、对香港贡献认知等
因素影响身份定义
港府在检讨本地生定义时,会综合考虑在港居住年限和对香港的贡献和认知等因素。
而学费调整后是否沿用同一批大学学位额,教育局局长表示:若继续使用1.5万个本地生学位额,会对本地生的升学机会产生影响,所以这一问题也一并纳入考虑。
面对这个现象,有赴港升学计划的家庭该如何应对?
从近几年的形势看,当下依然有很多内地家长通过香港各项人才计划获取香港身份,其子女作为受养人也同样拥有香港身份,但并非永居身份。
如果未来教育局调整本地生定义,仅持有香港身份却没有满足一定居住年限的子女,可能会无法享受与本地生同等的升学优势。
虽然目前香港身份所带来的的教育优势暂时不会改变,但未来变化趋势已经十分明确,对于有赴港升学计划的家庭来说,提前规划至关重要。
因此,建议有意向的家庭在子女小学阶段就开始规划,让子女尽早赴港读书,积累居住年限。
这样后期无论调整还是不调整,对孩子的教育影响都会是最小的。
那么,如果现在开始规划,什么方式最快?
在当下获得香港身份的五大主流途径中,高才与进修是最快的方式。
但高才需要满足年薪250万港币或本科毕业于合资格大学的申请要求,进修则是只要满足学历基本要求就能申请。
如果无法满足高才的申请要求,选择进修是最快的方式,对于选择进修的家长们来说,中文授课专业是首选。
而作为中文授课专业最多的香港珠海学院,不仅将在下周一(2月10日)开启秋季二轮申请,还新增了2个中文授课专业。
中文授课专业的新增,除了可以满足职场精英在学历提升、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更为那些为孩子未来铺路,获取香港身份的内地家长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不过,虽然新专业的成功概率会更高,但申请人士也要结合自身情况考虑自己适合申请什么专业。
如果不知道自己适合申请什么专业,欢迎寻找我司团队提供专业评估。
普晖国际,在香港、内地均配备具有多年经验的专家顾问,会根据申请人士的自身情况及诉求进行合理规划,帮助准备材料,为申请人士的履历证明进行严谨包装,能够凭借行业领先实力,助力申请人士达成所愿,提高拿offer的概率。
*文中相关资讯收集于香港01新闻、香港珠海学院官网,如有变动,以官方公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