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资讯>
香港高才>
资讯详情
香港高才通或将关停?港府接连发声,政策收紧已成定局!
发布时间:2025-08-15 浏览人数:15



香港立法会于7月30日举行前厅交流会,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会上透露,截至6月底,香港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反响热烈,累计收到近50万份申请,其中约33万宗已获批,已有近22万名获批人才及其家属抵港。这一数字远超港府原定的三年引进10.5万名人才的目标。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中)7月30日与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右二)、署理劳工及福利局局长何启明(左二)、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周文港(右一)和立法会人力事务委员会主席林振升(左二)在出席立法会举行的前厅交流会后会见传媒。


香港各项人才引进计划中,"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反响最为热烈。该计划仅需申请人满足学历或年收入门槛即可申请,获批率高达80%。数据显示,计划启动至今累计收到13.5万份申请,其中10.9万宗获批。



然而,政策调整随之而来。


7月底,香港教育局宣布收紧大学资助学额,要求人才计划下的受养人必须满足"在港居住满2年"的条件,以杜绝"考试移民"现象。


这一调整获得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行政长官梁振英的公开支持。



梁振英随后三度在社交平台发文,对人才政策提出深度思考。他援引数据指出,过去五年香港私人住宅实际入住量未见显著增长,质疑部分获批人才并未真正在港定居,而是取得身份证后即返回内地。这种流动性可能对香港的政策制定和社会稳定带来挑战。


他以"双非"问题为鉴,强调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资源的规划均需以稳定人口数据为基础,建议政府制定更长远的发展策略。


梁振英特别强调,未来应从严审批人才申请,并对永久居留权的授予采取更审慎的态度。



香港高才通政策持续收紧

门槛逐步提高,续签审核趋严


申请门槛层层加码

A类(高收入)收紧:今年5月起,要求申请人必须在整个评税年度持续持有用于计算收入的股份,堵住"临时转股"漏洞


BC类(高学历)严审:自去年中起实施"三证必交"(学位证、成绩单、认证报告),早期获批者需在续签时补交


材料审核升级:部分B类申请人需额外提交社保证明、评税单等辅助材料,不再仅凭公司证明

续签规则重大调整

去年11月起,续签期限改按雇佣合约与政策期限"孰短原则",取消"最长36个月"的宽松政策


堵死"签证互转"漏洞:若6个月内持其他人才签证,需同时满足新申请+续签双重标准,否则需等待6个月并重计7年永居时间


政界明确主张"宽进严出"原则,强调宁可牺牲续签率也要确保人才质量

政策走向预判

随着人才储备渐趋饱和,未来可能在保持政策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增设隐形门槛。


优才计划此前"突增门槛"的案例,已为高才通可能的进一步收紧提供参照。政府正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优先",后续审批将更注重"优中选优"。


香港人才政策窗口期进入倒计时

9月《施政报告》或迎重大调整



香港2025年《施政报告》预计将于9月提前发布,其中人才引进政策,尤其高才通计划可能迎来新一轮调整。


根据过往政策收紧趋势,符合当前条件的申请人应把握最后窗口期,尽早递交申请,以锁定现行较宽松的审批标准。




如果您不确定自身资质是否符合申请要求,或在准备申请材料、了解最新政策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普晖专业顾问团队。


我们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供一对一的资质评估服务,协助梳理所需文件清单,并为您解读最新政策要点,量身定制最优申请方案,助力您顺利获取香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