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至今,随着首批高才通计划获批者的签证(首次获批期限为2年或3年)陆续到期,续签意愿、获批率、人才落地情况、在港生活融入度及子女教育等问题成为热议话题。
根据香港劳工及福利局8月1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
申请总量:近14万宗
获批数量:约11万宗
已抵港人数:超9万名高才
签证到期人数:约1.4万名
按照政策规定,高才通申请者通常需经历两次续签,证明对香港经济有实质贡献,方可在港居留满7年并申请永久居民身份。因此,续签时需提交相关证明,如:
✅ 稳定在港收入(受雇或自雇)
✅ 已在港开办或参与业务(创业或投资)
香港高才通续签数据出炉
A类续签率77%领跑,C类仅40%
在此背景下,香港高才通计划续签数据近日出炉,显示整体续签申请率为54%。
具体来看,在1.4万名签证到期的高才中,有7394人提交续签申请;另有2305人在签证到期前三个月提前申请,入境处共收到9699份续签申请。目前已完成处理的9044份申请中,8511份获批,整体获批率达94%。
申请类别
从申请类别来看,三类高才的续签意愿差异明显:
A类(年收入250万港元以上)续签率最高达77%;
B类(百强名校毕业+过去五年内有三年工作经验)为50%;
C类(五年内百强名校本科毕业)最低仅40%。
就来源地而言,申请续签的高才中95%来自内地,5%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
香港入境处助理处长(签证及政策)翁荣桢就高才通续签未获批情况作出说明,指出未获批个案主要涉及两类情况:
一是申请材料不完整且未能按要求补交文件;
二是部分从事保险等佣金制行业的申请人,因无法证明在港工作期间有稳定收入而遭拒。
翁荣桢特别强调,佣金制行业若能提供稳定收入证明,同样可获得续签批准。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高才通计划54%的续签申请率符合政府预期,相当于每两名到期高才中就有一人选择留港发展。
行业分布
从行业分布来看,续签高才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
商业及贸易(23%)、金融服务业(19%)和创科领域(17%),这三个领域合计占比近六成。
保险经纪行业占11%,其中包含精算师和管理层人员;建筑测量、教学科研、公关等行业占比相对较小,各在2%至4%之间。
收入分布
在收入方面,获批续签高才的月薪中位数约为4万港元,呈现明显的分层特征:
收入最高的1%群体月薪达30万港元或以上;
约10%的续签者月薪在12万港元以上;
25%的群体月薪达到8万港元;
而约40%的续签者月薪处于2至3万港元区间。
香港人才政策将转向精准收紧
截至2025年6月,香港各项人才计划累计收到50万份申请,33万宗获批,22万人已抵港,远超10.5万目标。
高才通续签者多集中在金融(19%)、商贸(23%),与本地人才重叠。
多位官员和议员指出,当前需转向精准引才:
应聚焦AI、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建议设立专业资格委员会优化人才对接
考虑限制申请人年龄及专业背景
拟提高续签收入门槛
港府强调将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确保人才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与此同时,香港2025年《施政报告》预计将于9月提前发布。
根据过往政策收紧趋势,符合当前条件的申请人应把握最后窗口期,尽早递交申请,以锁定现行较宽松的审批标准。
如果您不确定自身资质是否符合申请要求,或在准备申请材料、了解最新政策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普晖专业顾问团队。
我们将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供一对一的资质评估服务,协助梳理所需文件清单,并为您解读最新政策要点,量身定制最优申请方案,助力您顺利获取香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