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资讯>
香港高才>
资讯详情
重磅!高才通续签必看!官方十大答疑助力续签
发布时间:2025-09-03 浏览人数:9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近日首次公布了高才通计划的续签数据。


1.4万名签证到期的高才中,共有7394人提交续签申请,另有2305人提前申请,入境处合计收到9699份续签申请。目前已处理9044份,其中8511份获批,整体续签获批率高达94%


尽管该计划成效显著,但也出现“挂空签”及子女教育公平等争议,政府已相应收紧审核标准并调整受养人教育政策。


孙玉菡也明确表示,人才引进是香港发展的长期策略,高才通计划不会终止,但会持续因应实际情况优化细节、动态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界也有提出建议,高才通计划应秉持“入门易、续签难”的原则严格把关,政府无需过度追求续签数字,而应聚焦于筛选出真正符合资格的人才。


随着最新一份《施政报告》将于9月17日发布,若政策出现调整,很可能于此时公布。因此,建议符合当前条件的申请人把握时机、尽早提交申请,以争取在可能的政策变化前锁定资格。


与此同时,围绕续签审核的具体标准、获批人才的留港真实状况、未来政策会否收紧以及如何辨别“真就业”与“假挂靠”等核心问题,产生了诸多疑问与争论。为此,我们专门梳理了各界最为关切的十大热议问题,并为您带来香港官方的权威回应与详细解读。


高才通续签Q&A


1️⃣  港府对于续签结果满意吗?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对高才通计划的续签结果表示满意,认为整体数据理想,并且在国际对比中表现不俗。


孙玉菡指出,若将香港高才通54%的续签率与英国类似人才签证——面向全球前50名大学毕业生的“Graduate Visa”约46%的续签率相比较,香港的表现并不逊色。


 


2️⃣  为什么接近46%的申请者放弃了续签?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对此回应称,高才通本质上是香港与人才之间的“双向选择”。他指出,2年的首段签证期正是为了让人才体验和适应香港,部分人才最终选择不留港也属正常。


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会会长、立法会议员尚海龙则分析,C类申请门槛相对较低(仅要求合资格大学学历),导致部分申请者存在“羊群心理”,并未慎重规划来港发展,因此到期后自然流失是正常现象。


他进一步指出,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B类高才因子女未能获得心仪学校学位而选择不续签。尚海龙建议,港府可考虑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应,从而更有效留住这批中坚人才。


3️⃣  为什么会续签失败?


入境处助理处长翁荣桢指出,约6%的续签个案未获批准,主要原因包括无法提供学历证明、缺乏收入证明、薪资水平偏低或收入不稳定。


其中,学历问题尤为突出。首批高才通申请仅需提交本科学位证即可,致使部分内地非统招学历申请人当时成功获批。然而,随着审核标准的完善,入境处现已明确要求必须同时提供学位证书、学历认证报告及正式成绩单。


早期已获批但未能补交齐全材料的申请人,在续签阶段将面临材料补交要求,若无法满足,则可能导致续签申请无法通过。


4️⃣收入高就一定会获批吗?


入境处助理处长翁荣桢指出,审批高才通续签时,除考量收入水平外,亦高度重视收入的稳定性。入境处会结合申请人所属行业及工作经验综合评估其收入状况。即便薪资较高,若无法证明收入来源稳定,续签申请仍可能被拒绝。


他举例说明,曾有高才通申请人从事佣金制行业逾半年,但在港工作期间未能提供持续且稳定的收入证明,最终未能成功续签。


5️⃣  续签失败,在港就读子女要退学吗?


根据香港教育局局长的官方回应,若通过高才通等计划来港的受养人子女已入读香港高校,即使其父母签证失效,子女仍可申请转为学生签证以继续学业,但需按国际生标准缴纳学费,且受名额限制。


而对于正处于幼稚园或中小学阶段的子女,一旦父母签证终止,则其受养人身份随之失效,必须随父母离港,无法继续留在香港就读。


6️⃣  高才人士在港产子算漏洞吗?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回应有关“不申请续签的高才群体中在港生育情况”的提问时表示,目前并未就相关具体数字进行统计。他强调,高才通计划下来港人才生育子女属个人选择,“要养儿育女是无法阻止的”,不应将此视为制度漏洞。


 


此外,尽管香港于2023年推出旨在鼓励生育的“两万元生育奖励金”政策,但从客观数据来看,过去几年香港的新生婴儿数量并未出现显著增长。


7️⃣  未来会强制高才来港居住吗?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回应议员提出“为高才通续签设定每年在港居住不少于183天”的建议时,明确表示不赞同以硬性居留天数作为审批标准。


他指出,许多从事商贸、金融及创业的高才需频繁往返世界各地开展工作,若强行规定居港日数,反而会限制他们为香港创造价值的能力。


 


孙玉菡进一步强调,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其吸引力恰恰在于联通世界的便利性,不少人才正是看中这一点才选择来港。因此,政策应当保持灵活性,而非“将人才困在香港”。


评估高才是否以香港为生活重心,应更综合地考察其是否在港实际工作或创业,以及其家庭成员是否在港定居等实质因素。


8️⃣  如何防止假高才申请或续签?


入境处助理处长翁荣桢强调,该处会严谨审核高才通申请人所提交的各类证明文件,包括学历、税单及强积金供款记录等。如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存疑,入境处将采取突击实地巡查等方式进行进一步核查。


9️⃣  高才通计划真的奏效吗?


香港高才通计划在人口、经济及产业层面均展现出显著效益:


人口结构上,该计划为香港注入了大量年轻劳动力,有效缓解了本地劳动人口持续萎缩的压力。目前,香港每年约有12万人步入65岁退休年龄,而踏入22岁就业阶段的仅有约6万人。若无外来人才补充,劳动力市场将难以实现自然更替。


经济贡献上,高才通人才每年为香港带来约340亿港元的直接经济收益,约占本地生产总值的1.2%,成为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产业发展方面,成功续签的高才主要集中在商贸、金融及创新科技等关键领域,不仅为这些行业注入新动能,也进一步巩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与科创中心的战略地位。


��高才通挤占教育及医疗资源?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在成功续签的高才通人才中,超过半数年龄在40岁以下,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对公共医疗系统的需求相对较低。此外,这批人才多数属于高收入群体,较少依赖公营医疗服务。


教育层面,孙玉菡指出,香港本地学龄人口持续下降,正面临缩班杀校的挑战。而高才子女来港入学,实际上为本地教育界提供了稳定的生源,有助于缓解收生压力,对维持教育生态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最后,香港高才通政策正在持续收紧,审核尺度日趋严格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强烈建议符合条件的人士务必把握当前窗口期,尽早提交申请;已持有高才通签证者更应提前规划续签准备,切勿错失良机。


尽管整体续签成功率高达94%,但其中包含部分高才A类延期一年申请案例。若想顺利获得3年期的续签,并为将来申请永居奠定基础,申请人必须真正在港工作或创业,保持稳定收入,做到以香港为生活重心。


政策调整在即,时间已然不多。如需具体操作指导或个性化续签规划,欢迎联系普晖获取专业支持。